党建引领有温度,乡村振兴有力度。近年来,古城镇党委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目标要求,找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,以党建为引领,以党建促发展,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、绘就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画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
深化支部“1+1”,乡村振兴强“堡垒”。为了切实解决村“两委”换届后,部分支部组织不强、头雁不优、先锋不显、合力不足的问题,古城镇党委继续深化支部“1+1”,打造抱团发展、合作共赢的党组织关系,按照强支部带弱支部的原则,以村村援建、村社联建、村企共建为依托,支部联建遍地开花,全镇“1+1”支部联建共22对。各支部在工作中相互学习、相互借鉴、取长补短、共破发展难题,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,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用好用活“百人团”,乡村振兴赋“动能”。按照县委组织部“百人团”领跑乡村振兴的要求,古城镇党委率先在全镇组建党组织书记“智囊团”、离任村干部“治村顾问团”、妇女“巾帼团”、经济发展“顾问团”23名,并建立学习、帮带、评比、交流、激励“五项制度”,明确六项职责,在乡村振兴中真正发挥了模范带头的排头兵和骨干作用,以人才引擎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。
发展产业“添动力”,乡村振兴增“底气”。镇党委始终坚持“乡村振兴、产业为先”的发展思路,大力推行“党支部+企业(专业合作社)+产业+贫困户”模式,全镇建成碧根果种植产业项目、食用菌产业、红仁核桃产业、天麻种植产业、陕西金翼服装洛南分公司二期项目五个扶贫产业示范基地,全面深化“双建双带双提升”党建工程,继续补齐产业发展的设施短板,在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,持续带动贫困人口加入经济组织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增加集体经济收益,为乡村振兴提供硬“支撑”。
探索治理“新路径”,乡村振兴焕“新风”。古城镇党委不断完善“一核三融”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,创新治理手段,全面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“四议两公开”,建立完善了村“两委”联席会议、村民会议、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,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,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全镇21个行政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、制定村规民约,开展法制宣讲600多场次,整治“三堆三乱”1200余处,1000余名党员带头推动移风易俗,高价彩礼、厚葬薄养、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,乡村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,全镇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,省级文明村1个,市级文明村2个。
创新机制“二三三”,乡村振兴激“活力”。为充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,古城镇创新“两单立规矩、三诺强担当、三定建机制”的“二三三”工作机制,为全体干部建立行为正负面两个清单,11名班子成员、15名单位负责人和67名机关干部、21个村支部书记分三个层次签订承诺书,对114名干部“定职责、定任务、定考核”,并细化了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,实行季考年评,考核与评优树模、绩效工资等挂钩,推动干部作风得到根本性转变,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。